换骨夺胎
1周前 (10-02)6
huàn gǔ duó tāi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,推陈出新。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·换骨夺胎法》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;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”无...
得月较先
1周前 (10-02)6
dé yuè jiào xiān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。宋·俞文豹《清夜录》范文正公镇钱塘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。’”无...
扬眉吐气
1周前 (10-02)6
yáng méi tǔ qì扬起眉头,吐出怨气。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。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?”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,妈也就可以~了。★巴金《家》十二...
纳履踵决
1周前 (10-02)6
nà lǚ zhǒng jué纳穿;履鞋;踵脚后跟;决破裂。提上鞋,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。形容处境困难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[原宪]楮冠黎杖而应门,正冠则缨绝,振襟则肘见,纳履则踵决。”无...
心有余悸什么意思
1周前 (10-02)6
心有余悸,拼音xīn yǒu yú jì注音ㄒ一ㄣ 一ㄡˇ ㄩˊ ㄐ一ˋ解释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;心里还感到害怕。悸:因为害怕而心跳。出处柳洲《风雨桃花洲》:“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,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:‘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,庄稼全毁了。’”例子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,他就不会心有余悸...
艰苦卓绝
1周前 (10-02)6
jiān kǔ zhuó jué卓绝极不平凡。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。《宋史·邵雍传》始为学,即坚苦刻厉,寒不炉,暑不扇,夜不席者数年。”用儒家之道德,故艰苦卓厉者绝无,而冒没奔竞者皆是。★章炳麟《诸子学略说》...
孳孳不倦
1周前 (10-02)6
孳孳不倦,发音 zī zī bù juàn 释义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 出处 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 示例 我所知道的木刻家中,有罗清桢君,还是孳孳不倦。(《便迅书信集·致李华...
步步为营
1周前 (10-02)5
步步为营,步步为营发音 bù bù wéi yíng 释义 步:古时以五尺为一步,“步步”表示距离短。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。形容防守严密,行动谨慎。 出处 示例 可激劝士卒,拔寨前进,步步为营,诱渊来战而擒之:此乃“反客为主”之法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一回) 近义词 稳扎稳打...
云泥之别
1周前 (10-02)5
云泥之别,云泥之别 yún ní zhī bié 近义词: 天差地别、云龙井蛙 反义词: 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高下差别悬殊 解释: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。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。 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矫慎》:“仲彦足下,勤处隐约,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。” 例子:...
波澜壮阔
1周前 (10-02)5
波澜壮阔,波澜壮阔 bō lán zhuàng kuò 近义词: 浩浩荡荡、气势磅礴 反义词: 一潭死水 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文章、运动等 解释: 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。 出处: 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三卷:“其年诸短调,波澜壮阔,气象万千,是何神勇。” 例子: 太平天国...
兔死狐悲
1周前 (10-02)5
兔死狐悲,兔死狐悲发音 tù sǐ hú bēi 释义 兔子死了,狐狸感到悲伤。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。 出处 《宋史·李全传》:“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独存?”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四折:“今日油烹蒯彻,正所谓兔死狐悲,芝焚蕙叹。” 示例 鼋鸣而鳖应,兔死则狐悲。(明·田艺蘅《玉笑零音》)...
摸金校尉
1周前 (10-02)5
摸金校尉,摸金校尉发音 mō jīn xiào wèi 释义 校尉:古代军官职称。指掠夺财物的军官。 出处 汉·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,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” 示例 不啻摸金校尉,何殊发丘中郎。括尽前朝翰墨,搜穷历代彝章。(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) .....
轰轰烈烈
1周前 (10-02)4
轰轰烈烈,轰轰烈烈 hōng hōng liè liè 近义词: 烈烈轰轰、声势浩大 反义词: 冷冷清清、死气沉沉 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声势浩大 解释: 轰轰:象声词,形容巨大的声响;烈烈:火焰炽盛的样子。形容事业的兴旺。也形容声势浩大,气魄宏伟。 出处: 宋·文天祥《沁园春·题...
向壁虚造
1周前 (10-02)4
向壁虚造,向壁虚造 xiàng bì xū zào 近义词: 无中生有 反义词: 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解释: 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。比喻无事实根据,凭空捏造或杜撰。 出处: 汉·许慎《序》:“世人大共非訾,以为好奇者也,故诡更正文,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,变乱常行,以耀于世。”...
苏轼水调歌头原文
1周前 (10-02)5
苏轼《水调歌头》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”翻译赏析,水调歌头.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