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溪记原文及翻译
3周前 (09-16)6
元结《右溪记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,《右溪记》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一篇散文。道州城西百余步,有小溪,南流数十步,合营溪。水抵两岸,悉皆怪石,攲嵌盘屈,不可名状。清流触石,洄悬激注。佳木异竹,垂阴相荫。此溪若在山野,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;在人间,则可为都邑之胜境,静者之林亭。而置州已来,无人赏爱;徘徊...
路远
3周前 (09-16)5
【路远迢迢】意思_出处 :,路远迢迢发音:lù yuǎn tiáo tiáo 释义:形容路途遥远。 出处 :鲁迅《彷徨·孤独者》:“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,问他可有存款,他一声也不响。” 示例:无 近义词:千里迢迢...
乘胜追击
3周前 (09-16)5
【乘胜追击】意思_出处 :,乘胜追击发音:chéng shèng zhuī jī 释义:乘:趁着。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,扩大战果。 出处 :《新编五代史评话·梁史卷上》:“李思安跃马交斗,经二十余合,思安拽枪徉败,退去。单可及乘胜追击。” 示例:无...
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
3周前 (09-16)7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发音 jìn zhū zhě chì,jìn mò zhě hēi 释义 靠着朱砂的变红,靠着墨的变黑。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,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。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。 出处 晋·傅玄《太子少傅箴》:“故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;声和则响清,形正则影直。”...
得意扬扬
3周前 (09-16)6
【得意扬扬】意思_出处 :,得意扬扬发音: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: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。 出处 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 示例:刚才我看见他和胡宗预从教务室出来,得意扬扬,公然的扬言道,某某人是去定的了。★郑振铎《漩涡》 近义词:得意洋洋 自鸣得意 反义...
如鲠在喉
3周前 (09-16)7
如鲠在喉,如鲠在喉 rú gěng zài hóu 近义词: 反义词: 用法: 解释: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,非常难受。 出处: 例子: 谒后语: 谜语: 成语故事:...
反求诸己
3周前 (09-16)6
反求诸己,反求诸己发音 fǎn qiú zhū jǐ 释义 求:追究,寻求;诸:“之于”的合成词。反过来追究自己。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。 出处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 示例 君子之遇艰阻,必反求诸己,而益自修。(《二程全书·伊川易品三》) 近义词 反躬自省 闭门思过 .....
目不交睫的意思
3周前 (09-16)7
《目不交睫》,mù bù jiāo jié成语目不交睫拼音mù bù jiāo jié释义交睫:上下睫毛相交接 更多: ,即闭眼。没有合上眼皮。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。出处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上》:“陛下在代时,太后尝病三年,陛下目不交睫,睡不解衣冠。” 更多: 近义长夜不眠反义鼾声如雷 鼻鼾如雷...
麦浪
3周前 (09-16)5
散文《麦浪,麦浪》阅读答案,麦浪,麦浪①给你讲一讲麦浪的故事吧。麦浪其实是没有故事的,我只记得有两句诗歌,“三月轻风麦浪生,黄河岸上晚歌平”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诗人的诗,他们写过不少关于麦浪的诗句。有一个现代诗人写过大量与麦子、麦穗、麦浪有关的诗,有人戏称他为麦子诗人,可惜后来他卧轨自杀了。如今,村庄...
积沙成滩
4周前 (09-16)6
jī shā chéng tān比喻积少成多。《人民日报》1970.12.30虽然鱼群分散,但捕一网得一网,积沙成滩,化小胜为大胜,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。”无...
簇锦团花
4周前 (09-16)7
cù jǐn tuán huā簇聚成团。锦有花纹的丝织品。形容五色缤纷,繁华艳丽的景象。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一回正出朝门,恰遇知心好友,现做太尉,叫做哈麻,领着一班女乐,都穿着绝样簇锦团花白寿衣,都戴着七星摇拽堕马妆角髻,都履着绒扣锦帮三寸凤头鞋……约有五十余人进宫而来。”无...
弊衣箪食
4周前 (09-16)6
bì yī dān shí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《周书·儒林传论》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饰腐儒之姿,达则不过侍讲训胄,穷则终于弊衣箪食。”无...
明察秋毫的毫的意思
4周前 (09-16)7
明察秋毫,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注音ㄇ一ㄥˊ ㄔㄚˊ ㄑ一ㄡ ㄏㄠˊ解释明:明晰;察:看;观察;秋毫: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;比喻极细微的事物、现象。目光犀利;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。形容人能洞察事理;不受欺蒙。出处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例子余...
一时之权
4周前 (09-16)7
yī shí zhī quán暂时的权宜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文公之霸也宜哉!既知一时之权,又知万世之利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文公曰‘咎犯之言,一时之权也;雍季之言,万世之利也,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!’”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