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影苏轼
1个月前 (09-07)8
苏轼《花影》阅读答案及解析,花影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诗中的“花影”有着怎样的特点?请简要分析。【答案】花影重重叠叠,不能消除,虽随同太阳落山而消失,却又因月亮升起而重现。诗人借吟咏花影,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。【解析】本题考查鉴赏诗歌...
走马
1个月前 (09-07)9
走马看花,走马看花发音 zǒu mǎ kàn huā 释义 走马:骑着马跑。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。原形容事情如意,心境愉快。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。 出处 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示例 .....
插田歌
1个月前 (09-07)8
刘禹锡《插田歌(节选)》阅读答案,插田歌(节选)刘禹锡冈头花草齐,燕子东西飞。田塍望如线,白水光参差。农妇白纻裙,农父绿蓑衣。齐唱郢中歌,嘤咛如《竹枝》。14.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A. 诗歌以花鸟发端,通过简练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。B. 诗人举目眺望,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...
欺软怕硬
1个月前 (09-07)8
qī ruǎn pà yìng欺负软弱的,害怕强硬的。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五娘请粮被抢》点催首放富差贫,保上户欺软怕硬。”不公道,~!有好差事派了别人;这样黑更半夜送人,就派我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...
普度众生
1个月前 (09-07)8
pǔ dù zhòng shēng佛家语,认为大众营营扰扰,如溺海中,佛以慈悲为怀,施宏大法力,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普欲度脱一切众生。”丈六金身,能变能化,无大无不大,无通无不通,~,号作天人师。★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四十...
自私自利
1个月前 (09-07)8
zì sī zì lì私心很重,只为个人利益打算。《晋书·潘尼传》忧患之接,必生于自私,而兴于有欲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大禹不以一身自利,一体偏枯。”我么?你问我么?我是~的个人主义者!★柔石《二月》二...
筑室道谋
1个月前 (09-07)8
zhù shì dào móu筑建造;室房屋;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。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,缺乏计划,一会儿听这个,一会儿听那个,终于一事无成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昮》如彼筑室于道谋,是用不渍于成。”这宗事,若教门生们议将来,只成~,不如老师断以己见。★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回...
奉为圭臬的意思
1个月前 (09-07)8
奉为圭臬,奉为圭臬 fèng wéi guī niè 近义词: 奉若神明、奉为楷模 反义词: 视如草芥、视如敝屣 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;指十分信奉 解释: 奉:信奉;圭:测日影器;臬:射箭的靶子;圭臬:比喻事物的准则。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。 出处: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三公者,余俱...
惊涛骇浪
1个月前 (09-07)8
惊涛骇浪,惊涛骇浪发音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 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。 出处 唐·田颖《玉山堂文集·海云楼记》:“人当既静之时,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,未尝不惕然。” 示例 又觉得身体动荡,仿佛在惊涛骇浪的小船里。(叶圣陶《地动》) 近义词 大风大浪 反...
包藏祸心
1个月前 (09-05)10
bāo cáng huò xīn包藏隐藏,包含;祸心害人之心。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;将恃大国之安靖已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”初与我为客侣,不意~,隐我血赀,悍不还,今愿得而甘心,何父之有?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柳氏子》...
如履平地
1个月前 (09-05)10
rú lǚ píng dì履踩。像走在平地上一样。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。唐·裴铏《周邯》因夷人卖奴,年十四五,视其貌甚慧黠。言善入水,如履平地。”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,生的矮小精悍,膂力过人,跳山越涧,~。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三回...
绠短汲深
1个月前 (09-05)10
【绠短汲深】意思_出处 :,绠短汲深发音:gěng duǎn jí shēn 释义:绠:汲水用的绳子;汲:从井里打水。吊桶的绳子短,打不了深井里的水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 出处 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 示例...
沐猴而冠的意思
1个月前 (09-05)7
沐猴而冠,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近义词: 衣冠禽兽 反义词: 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解释: 沐猴:猕猴;冠:戴帽子。猴子穿衣戴帽,究竟不是真人。比喻虚有其表,形同傀儡。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。 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言楚人沐猴而...
孤雁杜甫
1个月前 (09-05)7
杜甫《孤雁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,杜甫的咏物诗《孤雁》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。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,体物曲尽其妙,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,内容十分绝妙。孤雁创作年代:唐代作者:杜甫作品体裁:五言律诗孤雁不饮啄,飞鸣声念群。谁怜一片影,相失万重云?望尽似犹见,哀多如更闻。野鸦无意绪,鸣噪自纷纷。注释①...
以噎废餐
1个月前 (09-05)7
yǐ yē fèi cān由于吃饭打噎,便不敢再进食。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,就停止应做的事情。《南史·贺琛传》卿又云‘百司莫不奏事,诡竞求进’。今不许外人呈事,于义可否?以噎废餐,此之谓也。”无...